
孩子的情绪与心理,你了解吗?

点击:6305次
五月爱和自由父母课堂课后报道
五月,花开的季节,感恩的季节,繁花似锦,绿荫如海,一切都是那么的热情洋溢,生机盎然。轻松愉悦的周末,一批又一批爸爸妈妈毅然地走进了爱和自由教育的课堂。
对于儿童来说,爱意味着安全感,意味着被关注,意味着自信心,更意味着生命的活力。父母的爱是儿童孩时最初爱的来源,儿童在爱和自由的氛围下,会更完整地成长。“读懂孩子,走向生命的完整”——育儿之路,是一场漫长的修行,庆幸的是,每月一期,有你有我,成长也变得有趣。
这个月,我们透过情绪与心理专题,读懂孩子。
广州,薛梅老师、杨旭朝老师授课中
广州,薛梅老师分享《读懂孩子情绪》
与其说是读懂孩子,其实是读懂自己的情绪。
每一天我们都在匆忙的生活中,身体僵硬,情绪不流动,没有很好照顾自己的情绪,情绪与感觉是一样的东西,我们需要认识它,辨识它,发现它,情绪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环境,它不是坏东西。
在课堂上,薛老师的游戏体验,让在场所有人都得到放松,开始用心去感受情绪,而不是用头脑来想情绪,这个确实是成人们平时很难做到的。我们的生活都让感觉僵化了!
我们对待孩子的情绪,不需要说很多话,静静地陪伴孩子,和自己的情绪呆会儿,给情绪命名,在爱的环境下,孩子就能自己接纳这个情绪,并且内心有了扩大,认知就得到提高。
——广州恒福园 倩倩妈
周末倾听的课程结束了,家长们带着收获回到了孩子身边。周一入园时,我发现变化已经开始了。
我观察到几位参加了周末课程的家长们一早就纷纷送孩子入园,此前,她们都是匆匆忙忙地把孩子托付给老师就急切地走了。而今天,似乎有些不一样了。
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温暖的成人背影,妈妈蹲在孩子面前,耐心地倾听着孩子表达的事情。眼神既专注又包容。此时晨光正缓缓地打在每一个人的身上,我的脑海里不自觉浮现出泰戈尔的诗句——让我的爱像阳光一样包围着你,而又给你光辉灿烂的自由。
——北京会务 赵琪老师
深圳,刘红梅老师分享《倾听孩子情绪》
听了两天简淑爱老师关于情绪的课程,我在理解孩子情绪这块更加清晰。之前在帮助孩子一起解决问题的时候容易情绪共生,但是两天的课程下来,我惊喜地收获到一个讯息——理解孩子情绪,首先得先了解和觉知自己的情绪,懂得在情绪流淌中调整自己的情绪。
另外,在倾听孩子的时候,我得先连接自己,调整自己的状态,然后全然地倾听孩子的感受,尝试着说出孩子的感受,帮助孩子释放情绪。
—— 津睿妈妈
广州,薛梅老师分享《儿童的心理发展(6—12岁)》
6-12岁是人生第二重要期,这个年龄段的心理特质是最好的部分。要和孩子建立水平关系,尊重孩子,协助孩子心理成长成熟。透过情绪看本质、真相,需要我们家长自己的成长。
《儿童的心理发展》一课帮助我们了解,儿童每一个阶段都有其意义和目的,我们需要尊重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则,营造丰富的环境,参与到儿童的成长中来,同时给予他们独立思考的空间。
老师的课上了非常有收获,不仅感觉内容上干货满满,而且通过讨论确实让我思考并起到了对课程的整合的效果,明白在育儿中掌握心理发展特点的重要性和意义,并明确接下来该如何去做。对我而言起到了指引方向的作用,非常感谢!
——上海家长 叶小姐
北京,陈红杰老师分享《如何与孩子沟通》
倾听和交流的区别印象最深。倾听者须知是最好的。如何看到儿童语言背后的心理需求比较难。还需要持续地学习和专业的指导。
上海,张利宁老师分享《如何与孩子沟通》
一起学习与孩子沟通的重点与方法,我们需要用心体会孩子的观察、感受、需要、请求、保持持续的关注,给予反馈。父母需要时刻保持中正,不带评判地与孩子沟通。这能帮助我们真正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中来,传达给孩子内心爱与力量。
深圳,杨旭朝老师分享《如何与孩子沟通》
和孩子的沟通不需套路、没有公式,只要用心和更多的爱,感谢老师们的分享。
——广州玫瑰园家长 熹熹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