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爱和自由”(上海)幼儿父母课堂

导师:讲师团队地点:上海点击:942次
过去我们说,
这一生能够给予孩子的只有一样,
那就是爱。
今天,我们要加上一样,
那就是自我的成长。
当您为孩子选择了新教育,
我们深信,
在爱孩子的路上,
我们朝向了同一个方向。
过去我们说,
这一生能够给予孩子的只有一样,
那就是爱。
今天,我们要加上一样,
那就是自我的成长。
当您为孩子选择了新教育,
我们深信,
在爱孩子的路上,
我们朝向了同一个方向。
加入父母课堂有多重要?
在为人父母这条道路上,
没有真正的导师,除了自己。
但有真正的伙伴,有爱、有信任、有扶持。
邀请您,加入父母课堂,走进孩子的世界,看见他们的需要,认识他们的发展。
父母课堂一报名通道
报读须知
1、父母课堂套课报读截止日期为2018年3月15日;
2、父母课堂套课优惠不与其他任何优惠同时使用;
3、父母课堂套课报读后课费不可退返、不可预存,单期课程结束,视为已消费;
4、父母课堂套课根据幼儿发展特点而设,请您依据孩子年龄选择合适的套课;
5、报读了任一父母课堂套课,再报读其他套课的课程时可享受套+价的优惠;
6、文尾有各地父母课堂详细课表,请确认您的时间再选择报读;
7、请您在报读前务必了解套课的使用注意事项。
上海地区-2018幼儿父母课堂课表
课程介绍
我们相信,儿童的成长都将从身体开始,同步经历着情绪与感觉,然后上升到心理、认知与精神,这是人内在不同的存在层面。这些不同的层面创造了一个人独一无二的自我,创造了一个人内在生命的花园。这个花园与物质世界的花园一样,可以鸟语花香、景象万千……而这个创造的过程无一不是自我创造的过程!
那么,如何实现这一过程?
我的孩子在“完整的成长”吗?
如何让孩子在点滴的生活中,
成长为一个“完整的人”?
“完整的人”家庭教育讲座是我们为新人类父母亦或为师者准备的一把钥匙,希望这把钥匙能助您走进一个全新的生命世界,陪伴孩子踏上完整的成长之路,而我们自身也因此无限抵近完整。
【课程内容】
1、学习认识完整内在的世界:从身体出发,逐一认识情绪、感觉、心理、认知,到达精神;
2、学习探讨6个部分的发展、成长和彼此的关联,从而了解儿童生命的核心——精神胚胎是如何实体化的。
【课程目标】
“看见”是养育的基础。我们将站在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来看待儿童教育,从一个全息的视角去发现我们所陪伴的生命。
学习如何爱,不是因为我们没有爱,恰好因为父母们天然地对孩子有着深切的爱,所以才能体会到爱的能量需要被唤醒、被激发、被觉知、而爱的智慧需要借鉴和成长。
实践爱,不仅是物质的支持,更有情感的抚慰、心灵的关怀,精神的滋养。爱是一份贯穿人类生命始终的体验,童年孩子接受到爱,恰好灌溉了她自身爱的生命力!
【课程内容】
1、爱的关系
2、爱的语言
3、爱的行为
4、爱的心理
【课程目标】
让我们在这样一次相聚中真实地听、看、体验爱的陪伴和流动,并以此学习为新的开始,用爱去创造我们的生活。让孩子生活在爱中,在生活中爱孩子!
许多家长都看过孙瑞雪老师的著作《捕捉儿童敏感期》,但爸爸妈妈们仍然有许多疑问:
如何判断孩子是处于具体哪个敏感期?
执拗敏感期让父母相当头疼,该如何处理?
当孩子处在诅咒敏感期时,就听之任之吗?
如果孩子敏感期发展滞后,父母该如何帮助孩子?
……
《儿童敏感期背后的秘密》,每个父母和教师的必修课!
【课程目的】
1、帮助成人透过观察儿童了解儿童的发展需求;
2、通过对儿童的行为语言的认识,帮助儿童顺利渡过成长的各个敏感期;
3、减少成人对儿童世界的不知所带来的情绪和焦虑。
人是个情绪体。
我们理解孩子,就要理解他的情绪;我们接纳孩子,就要接纳他的情绪;我们爱孩子,就要包容他的情绪。
读懂孩子,从读懂他的情绪开始。
这一刻,他是恐惧?是伤心?是喜悦?是愤怒?
你是否能透过孩子的语言、行为、动作,或者细微的神情变化,辨别他此刻的情绪?并给予孩子准确的配对?
很多时候,懂得,已然是最大的支持。那么,你会真正地支持孩子吗?
【课程内容】
1、儿童的基本情绪;
2、情绪的共生;
3、认知情绪;
4、陪伴儿童情绪的成长。
【课程目标】
让每个在园的孩子,在父母的美好陪伴下,认识情绪、剥离情绪,让生命更清明。
孩子入园第一年,
我们分享给家长的第一个体验式两日工作坊就是“自由中的规则”
因为当您已经开始想要给孩子充分的爱和自由的时候……
拥有清晰的规则意识,
才能最大化地保障儿童生活在稳定的“爱、自由、平等”之中。
真正的规则将是我们和孩子都可以终生受用的!
2天的“自由中的规则”工作坊,旨在协助成人建立规则意识,彻底将养育者和孩子都从规条中解放出来。从学习自由对儿童成长的意义入手,渐次帮助养育者明确什么样的规则是儿童一生受益的,规则对于保障儿童自由、建构儿童自我的重要性。家长们在课堂上就可以通过现场演示、视频、练习和互动来把握该如何帮助孩子建立规则的原则和细节。对于一直困惑于规则的实际操作的家庭会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课程内容】
1、自由于儿童生命中的现实意义及如何交还给儿童所应拥有的自由;
2、协助儿童建立规则的意义;
3、3大家庭规则和7大校园规则的学习+案例分享+练习;
4、协助儿童建立规则的流程、原则;
5、现场的答疑分享。
【课程目标】
1、提升成人自身的规则意识;
2、协助成人有能力协助儿童建立规则意识。
这是一个越早学习越好的家庭教育课程!当我们对儿童的感觉世界不知,我们就根本无法了解自己一个无意识的举动可能造成了对这个生命多大的破坏!
儿童依靠感觉来发现和认识世界。感觉到的一瞬间,感觉到的世界就被打开了!他们敏感于感觉到的每一个事物,他们好奇,他们探索,他们认知,然后,他们建立了自己的内在世界。感觉是一切智能的发展的必经之路!并最终走向“真”、“善”、“美”。
来吧!一起走进感觉的世界,为自己、为儿童创造更丰富的生活,与生命自然连接!
在这一课堂,你将体验到:
1、设计丰富的活动,体验身体五感官的复苏,感受连接生命的神奇;
2、展示儿童感觉世界发展的系统,认识儿童发展感觉的过程和意义;
3、如何帮助儿童发展感觉,为儿童感觉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4、更多感觉复苏活动,从身体感觉到精神感觉的升华;
5、通过感觉,实现生命与生命的对话与连接,让尊重与爱充满生活。
玩耍是人类的天性,是情绪的通道,是生命能量的聚集和释放,是自我创造和创造外物的开始……今天的我们却渐渐丧失了这种能力,徘徊在聊或无聊的娱乐消遣中,孩子就这样日复一日,生活其中。
一切为时不晚,孩子的出现唤醒了成人强大的学习力,让我们做一回会玩的父母!
轻松有趣的手指谣,可爱的歌词伴随简单的旋律,让人瞬间回到欢乐的童年时光;
诙谐快乐的音乐小游戏,可以在家里和孩子、伴侣一起进行哦,既熏陶了孩子的艺术细胞,又增进亲子亲密度!
跟随音乐自由舞动,伸展肢体的同时也在舒展心情,听说来一场大汗淋漓的舞蹈会令人身心愉悦哦!
铃鼓、沙蛋、彩绸、丝巾……音乐如同魔法棒,让这些简单的小事物,充满乐趣与欢乐!你,想成为那个魔法骑士吗?
活动由孙瑞雪教育机构一线资深音乐老师们带领,这些老师自身灵动、开放而美好,他们期待在这样的分享中,能与家长们共同游历音乐殿堂,一同创造美妙的体验,经由这样的体验,艺术的生命力可以发芽、成长、饱满和盈润我们和我们的孩子。
【课程内容】
1、家庭中可进行的亲子音乐活动;
2、如何保护孩子的音乐天分。
3岁半到5岁,孩子的自我渐强,将会越来越多地去触碰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自己的界限。当孩子对规则不清晰,当孩子不断挑战规则,当成人自己也难以辨别规则和信条之间的差异时……学习在实践中建立规则恰是时候。
将规则纳入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需要不断实践、不断求证、再不断实践……从而成为生命中的一种规则意识的过程。这个课题将陪伴在园父母至少3年,每年1次,最终支持到孩子走入小学以及未来更远的生活。
【课程内容】
1、孙瑞雪教育机构的3大家庭规则和7大校园规则的学习和案例分享;
2、协助儿童建立规则的流程、原则;
3、现场的答疑分享。
【课程目标】
1、提升成人自身的规则意识;
2、学习掌握如何协助孩子建立规则过程中的细节!
Karl Menninger说:“如果孩子最基本的需求在年幼时得不到满足,我们会向两个方向的其中一个方向发展:一是退缩或封闭自己(他称为逃避flight的反应);二是侵略和攻击别人(他称为斗争fight的反应)”
您了解孩子是如何确立自我价值与自我形象的吗?
您知道孩子的安全感从何而来吗?
您知道孩子最惧怕的是什么吗?
您知道家庭关系中什么对孩子带来一生的影响吗?
当感觉自己的孩子力量不够总是容易“被欺负时”,您知道该如何调整吗?
当感觉孩子总是容易失控地去攻击别人时,您知道孩子的基本需求缺失了什么吗?
在“儿童的基本需求”两日工作坊中将不仅仅带我们了解儿童成长的基本需求,更是深入探索成人自身的成长和我们现阶段的家庭模式,从而以更契合的方式满足儿童的基本需求。
这是走进新生命和新世界的大门,随时邀您走进来!
【课程内容】
1、 基本需求的探索
2、 生理需求与关系需求
儿童六大基本生理需求:人要受重视、受关注;人需要安全感;人需要接纳;人需要爱与被爱;人需要被赞赏;人需要规则。
对爱和自由最大的误解就是:什么都不学!
这是因为人们对“什么是学习”有着最大的误解!
对于儿童,什么才是真正的学习?识字?算术?背诵唐诗三百首?参加各种兴趣班?……
NO、 NO、 NO!
你需要重新去发现和学习了。
“感觉”、“内驱力”、“专注力”、“意志力”,这些对儿童心智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的部分,你都了若指掌并且悉心呵护了吗?
父母清晰了解儿童的学习过程,提供适宜的学习环境,将极大的减少儿童成长的代价。
带着对生命的爱、好奇,欢迎您,来到这个课堂——
探索人之初始是如何学习的,探索什么样的学习让一个儿童最终成为了自己。
【课程内容】
1、儿童是如何透过感觉来学习的呢?
2、儿童学习的内驱力来自哪里?
3、儿童学习能力中的专注力和意志力来自哪里?
4、儿童学习环境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
5、儿童学习的能力是如何逐步发展的?
伴随着孩子一天天的长大,
伴随着我们对孩子的期待一天天长大,
相反的,我们对孩子情绪的敏感和接纳却在一天天减少。
所以,我们必须学习倾听,让倾听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让情绪在倾听中流淌、并由此支持这个生命内在世界的丰富和强大!
有时候,倾听是一个眼神的对视;
有时候,倾听是一个温暖的拥抱;
有时候,倾听是安静的陪伴,是欢乐的分享,是哭泣之后的一个爱抚,是愤怒时的一句逗趣玩笑,是孩子“无理取闹”时的耐心等候,也是与他游戏时的全情投入……
倾听,有不同的方式;倾听,还可以有更多的方式。当你带着爱,带着内在的清明,去倾听孩子各种各样的情绪,你会明了什么是“高质量的陪伴”;你会看到,倾听之后,情绪如诗流淌,孩子的生命是如何的鲜活而滋润!
让我们做一个懂得倾听的爸爸、妈妈和老师吧!
【课程内容】
1、倾听的基本原则;
2、面对不同的情绪(愤怒、恐惧)和情绪表现(哭泣、发脾气)时如何倾听。(讲解+实操练习)
孩子就要上小学了,
如何帮助他顺利度过这一时期?
如何协助他选择合适他的环境?
如何引导他建立新的安全感和秩序感?
……
我们特别邀请拥有丰富小学教学经验和丰富的儿童心理观察经验的资深讲师,与父母和老师们分享这个阶段将面临的孩子的各种变化和需求。
【课程内容】
一般情况下,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期可能出现的问题;
从机构幼儿园进入普通小学可能面临的状况或需要面对的问题;
在整个幼小衔接的过渡期,家长自身需要做哪些准备?
在整个幼小衔接的过渡期,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做好准备?
当孩子垂头丧气,我们该如何让孩子体验到最抚慰的倾听、最有力的支持?
当孩子满脸喜悦,我们该如何让孩子感受到我们是他最热忱的分享者?
当孩子严肃木讷,我们该如何打开孩子的心门,交流他遇到的麻烦?
有时候我们试图跟孩子沟通,孩子反而越来越不愿开口……
到底是什么阻碍了我们与孩子的沟通?
“有效的沟通”永远是打开孩子秘密小盒最重要的钥匙,它帮助我们真正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中去,传达给孩子内心永远的爱和力量。
【课程内容】
1、孩子的发展特点对有效沟通的影响;
2、与孩子沟通的重点和方法;
3、家庭的沟通模式对孩子的影响。
一年级,刚从幼儿园迈入小学,孩子进入了一个更大的社会环境,不论从心理到情感都面临着一次较大的空间变化。
孩子不适应小学生活,会导致一系列的问题——不能理解老师对学习任务的安排;不能适应学校的教学模式;功课跟不上学习大纲的进度……
更甚者,由此,孩子产生了厌学的情绪。
作为家长,怎样帮助孩子适应小学生活?怎样引导孩子建立安全感和秩序感?怎样提高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
陪伴孩子适应小学一年级生活,协助其建立进入社会的自信心和自我管理能力,学习与孩子共同讨论、思考、梳理其面临的各种问题,是一年级新生父母的必修课。
【课程内容】
1、一年级孩子生命发展特点;
2、进入小学后,孩子心理变化及适应过程;
3、一年级需要建构的目标;
4、对于一年级孩子,家长关心、面临的问题的分享,比如:孩子不想上学怎么办?能否适应每天要写作业的工作?如何进行自我管理……
爱使孩子迈向独立。可是,许多的孩子在“爱”中并没有迈向独立。这份爱里缺少界限,增加了过多的替代、包办,这会潜意识地在孩子的哭泣中迷失双方的界限。
在与孩子的关系中,父母需要鼓励孩子为自己生活的每一个层面负责,协助孩子清晰身体、情绪、心理以及认知的界限,协助孩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帮助孩子建立自己的界限,尊重别人的界限,学会接受别人说“不”。
界限可以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培养良好的习惯与美好的品格、让孩子学会自己为自己负责,继而迈向独立。
是时候立界限了!为孩子立界限,为家庭立界限,为自己立界限。界限会让每个人都会更清晰,拥有了界限的爱才能使孩子迈向独立。父母课堂真诚邀请您!
【课程内容】
1、协助孩子立界限的方式与原则;
2、协助孩子立界限的意义;
3、现场答疑与分享。
儿童对精神的敏感远远高于成人,这就是为什么许多的科学家、艺术家都在表达一个观点:如何让我们像儿童一样看世界、如何像儿童一样思考、如何像儿童一样创造。
在这个对精神天然向往并敏感的年龄,
我们为孩子提供了哪些可供选择的精神产品?
我们自身的生命是否也在警觉地、充分地成长着?
我们是否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同步享受着精神的滋养?
……
与孩子共享精神生活,即是为了孩子,也是为了自己。
【课程内容】
1、儿童精神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2、基于这些特征,我们可以如何与孩子共享精神生活。
在TED演讲中有一位心理学博士曾经问过大家一个问题:
“如果骨折了,我们会去医院问诊,请医生帮助我们。那么为什么我们那么重视身体健康,远远多于心理健康呢?而事实上,我们承受心理上的伤害比身体上的多得多,例如失败、被拒绝、孤独…”
那么我们现在是否要开始重视心理发展了呢?
从我们的孩子开始,从我们自身开始……
在6-12岁的这个阶段,孩子的认知还处于具体运算阶段,但生命的能量即将进入一个最为波动的青春期前期,在与世界合作的意识方面从开始需求走向完全的自律。
这个时期的孩子父母有必要更好地温习或是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以此为桥梁,有意识地建立起一种新的亲子关系。让爱的空间无限扩大,并让孩子拥有挺直脊背,充满勇气和信心地去走向他的世界。
【课程内容】
1、儿童精神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2、基于这些特征,我们可以如何与孩子共享精神生活。